1.下碱
下碱的高度同山墙的下碱高度一致,用料及砌法也应与山墙下碱相同。砖的层数应为单数。后檐墙的里皮也应留柱门,规格同山墙柱门。
2.上身上身应退花碱。里皮下碱如为抹灰作法,则上身里皮不退花碱。上身的用料及砌筑类型可与山墙上身作法相同,也可以稍糙。老檐出后檐墙的外皮上身有整砖露明、抹灰作法、“五出五进”或“海棠池”等“软心四角硬”作法。“软心四角硬”作法的,砖檐以下可以砌 3 ~ 5 层整砖,叫做“倒花碱”
。倒花碱的外皮应与“四角硬”的外皮在一条直线上,其用料及砌筑类型应同“四角硬”,砖缝形式应同下碱。封后檐墙一般不设窗户,老檐出式的可设后窗。窗口的上皮应紧挨檩枋下皮,窗口的两侧和下端可用砖檐圈成“窗套”,其作法与签尖的拔檐砖相同(图3-33)。
3.老檐出后檐墙的签尖
老檐出后檐墙的上端,要砌一层拔檐砖并堆顶,叫做“签尖”。签尖的高度约等于外
包金尺寸,也可按大于或等于檐檩枋的高度定。签尖的最高处不应超过檐枋下棱。签尖的形式有:馒头顶、道僧帽、蓑衣顶、宝盒顶,其中宝盒顶包括方砖宝盒顶和碎砖抹灰形式。讲究的方砖宝盒顶上还可以雕做花饰。
Copyright © 山东骏源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备案号:鲁ICP备2023016290号-1All Rights Reserved 欢迎来电咨询!技术支持:青岛青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