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8-6392-7777

135-8935-8218

新闻咨询

多样化的群体布局

  • 浏览次数: ...
  • 发布时间: 2024-10-15

以木构架为主的中国建筑体系,平面布局的传统习惯是以“间”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,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,进而以庭辅。但也有纵横二轴线并重的,以及只是局部有轴线或完全没有的方式,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布局。大多皆以纵轴为主,植轴为院为单元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。布局手法,一般都采用均衡对称轴线的例子。
庭院布局大致可分两种。一种是在纵轴线上先配置主要建筑,再于主要建筑的两侧和对面布置若干座次要建筑,组合成为封闭性的

u=31906664,2023347309空间,称为四合院。这种布局方式颇适合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种功能要求。只要将庭院的数量、形状、大小,与水构建筑的形体、式样、材料、色彩等加以变化,就能够做到多样化。因此,长期以来,在全国各地,无论是宫殿、祠庙、衙署或民居都比较广泛地使用这种四合院的布局方法。
另一种庭院布局是“廊院”制。在纵轴上建立主要建筑和次要建筑,再于院子左右两侧用回廊将若干单座建筑联系起来,构
成一个完整的格局,就叫做“廊院”。这种以回廊与股堂等建筑相组合的做法,在空间上可收到高低错落,虚实对比的艺术效
果。唐宋两代的官殿、祠庙、寺观多采用这种群体组合形式。现存实例,如元代北京东岳庙和明代青海乐都瞿昙寺,其平面总体布局还保持着这种廊院制的传统形式,是十分可贵的实物例证。至于巨大的建筑群,则常以重重院落相套向纵深方向发展,
横向则配置以门道、走廊、围墙等建筑,分隔成为若干个互有联系的庭院。例如北京明清故宫、明长陵和曲阜孔庙等几个大建筑群,都体现了这种群体组合的卓越成就。

本文网址: https://www.junyuangujian.cn/news/229.html
找不到任何内容

联系人:原钲涵
手机号:18863927777 13589358218
邮箱:443191455@qq.com
地址: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正阳路269号802

微信扫一扫

Copyright © 山东骏源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 备案号:鲁ICP备2023016290号-1All Rights Reserved 欢迎来电咨询!技术支持:青岛青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
鲁公网安备37021402002274号